過敏性鼻炎的穴位自救法

過敏性鼻炎可以令人非常煩惱,反復發作的鼻癢、噴嚏、流清鼻水及鼻塞,不論任何季節及時間都可以發生,影響患者的生活。中藥在治療這個疾病上有一定療效,針藥同用的效果更加顯著,中醫會按照患者的體質和病邪的輕重,選取合適的穴位進行針刺或艾灸,疏通經絡,調整陰陽,以舒緩甚至治癒此病。

過敏性鼻炎相當於中國古時所說的鼻鼽,《素問.六元正紀大論》提到:「陽明所致為鼽嚏。」鼽是指鼻中出水,嚏即是噴嚏;「陽明」是指十二經絡中的陽明經,分別有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。一般認為,鼻鼽是由肺胃鬱熱上升,或外感風邪侵入,至腦與鼻之間,鬱遏不通,導致常流清涕,輕者短時間後可漸舒緩,重者長時間鼻塞及頭背痛。

由於在循行分布上,手足陽明經都經過鼻兩旁,所以選取穴位時經常在陽明經上作考慮,例如手陽明經的合谷穴和迎香穴,及足陽明經的足三里穴。此外,鼻亦位於督脈循行的位置上,所以督脈於額頭部的穴位,例如上星穴也很常用。

以下幾個穴位,在過敏性鼻炎發作時自行按揉,對即時舒緩症狀有所幫助:

迎香:兩側鼻翼外緣中點旁,鼻唇溝中。過敏性鼻炎的近部取穴非迎香穴莫屬,按揉時手指宜稍用力向鼻樑方向推按,讓力透進鼻內,通鼻竅效果良好。

合谷:手背第1及第2掌骨之間(即虎口),於第2掌骨中點旁的肌肉隆起處。中醫有句說話叫「面口合谷收」,頭面五官的疾患常配合谷穴作治療,按壓時需較用力,讓痠脹的氣感向手臂傳上去。

風池:後頸項枕骨下兩側凹陷處。這一對穴位也是頭面五官疾患常用的穴位,可疏風解熱,清腦開竅。針對鼻病時,按壓方向便要向着鼻部,尤其是鼻敏感又伴有後枕肩背痛者,這個穴位的痛感特別強,一旦按鬆了,鼻塞及枕部痛也可同時舒緩。

上星:前髮際正中直上1吋。按這個穴位可以宣通陽氣,若由此穴位一直按揉到兩眉頭之間鼻根的印堂穴,效果更佳。

足三里:小腿脛骨嵴外一橫指,膝蓋骨外下緣凹陷下3吋。這是一個常用保健穴,有強壯作用。過敏性鼻炎患者很多都屬偏虛或虛實夾雜體質,治療上除了袪邪外,還要在補虛上做工夫。

要徹底解決過敏性鼻炎,必須注重健康之道,不外乎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、適量運動和正面情緒,當然有需要的話應接受合適的中醫診治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